《新晴》是唐代诗人刘攽所作的一首描写雨后初晴景象的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愉悦的心境。
原文:
青苔满地柳垂烟,
小院无人昼日闲。
风动花枝香自远,
鸟啼深树语犹喧。
一池春水浮云影,
半壁斜阳照草间。
谁遣清辉来此地?
人间何处不神仙?
译文:
青苔遍布地面,柳条低垂如烟;
小院空寂无人,白昼显得格外悠闲。
微风拂过花枝,香气悄然飘远;
鸟儿在深处鸣叫,声音依旧喧闹。
一池春水映着浮动的云影;
半墙斜阳洒落在草丛之间。
是谁带来这清澈的光辉?
人间何处不是仙境呢?
赏析:
这首诗以“新晴”为题,描绘了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意象,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青苔、柳烟、花枝、鸟鸣、春水、斜阳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
诗中“风动花枝香自远”一句,写出了春风轻拂下花香四溢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无声的美感;“鸟啼深树语犹喧”则用听觉上的热闹衬托出环境的静谧,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尾联“谁遣清辉来此地?人间何处不神仙?”则是对整幅画面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也体现了唐诗中常见的“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读来令人神清气爽,仿佛置身于那片清新的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