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正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适应高考语文考试的题型与难度,我们精心编制了一套“202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旨在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应试技巧。
本套试题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语文大纲的要求,涵盖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多个板块,力求贴近真实高考命题风格,帮助学生在实战中查漏补缺、巩固知识。
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关注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甚至出现“崇洋媚外”的倾向。因此,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1. 文章开头提到“文化自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信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B. 文化自信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
C. 文化自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文化自信是国家科技水平的体现
2. 下列关于“文化自信”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民族复兴
B. 文化自信是当代青年应当具备的素质
C. 文化自信能够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
D. 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唯一动力
3. 文章最后一句指出“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这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4.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静以修身(使……安静)
B. 淡泊无以明志(没有……就)
C. 非学无以广才(没有……就)
D. 年与时驰(奔驰)
5. 翻译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分)
6. 作者认为学习需要“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原因。(4分)
7.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小题,共10分)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认真听取并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也很优秀。
D. 由于天气恶劣,导致航班延误。
9. 在下面一段话中,填入合适的词语,使语句通顺。(4分)
人生如登山,______有风和日丽,______有风雨交加。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______能攀登高峰;若一味退缩,______只能止步不前。
四、写作(共1题,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梦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因为梦想而坚定前行,有人因梦想而改变人生。梦想不仅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请以“梦想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与解析(略)
本套“202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还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希望同学们在练习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应试能力,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