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的历史科目试卷,作为全国卷的一部分,延续了以往的命题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综合能力的运用。本文将对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参考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设置与答题思路。
一、试题整体结构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非选择题包括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共3道大题,总分60分。整套试卷难度适中,既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强调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二、选择题特点
选择题部分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多个模块,题型多样,既有直接考查知识点的题目,也有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判断的题目。例如:
- 第1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第5题:涉及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 第12题: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展开;
- 第18题:考查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这些题目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三、非选择题分析
1.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通常选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或史料,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例如:
- 第21题:提供了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史料,要求考生分析其背景、内容及影响。
- 第22题:围绕“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变化”展开,考查学生对国际关系演变的理解。
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论述题
论述题一般要求学生围绕某一历史问题展开论述,如“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变迁”,此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
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根据官方提供的参考答案,各题目的答案要点清晰、条理分明。例如:
- 在材料分析题中,答案往往包括“背景—过程—影响”三个层次;
- 在论述题中,答案需体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的特点。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还要注重对典型题型的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五、备考建议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
- 系统梳理历史知识框架;
- 多做历年真题,熟悉题型和考点;
- 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的训练,提升阅读理解与归纳总结能力;
- 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结语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该套试题,不仅有助于考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也能为今后的学习和考试提供有益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