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译文

2025-09-20 02:13:30

问题描述: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译文,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2:13:30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译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是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一则小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战乱时期,华歆与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时,遇到一个想搭船的人,两人态度不同,反映出他们不同的品德与处事方式。

一、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译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躲避战乱。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有一个人想要搭他们的船,华歆立刻感到为难。
朗曰:“幸尚宽,何不许?” 王朗说:“船还宽敞,为什么不答应他呢?”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华歆说:“我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托付,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呢?”
遂携来,卒得免。 于是带他一起走,最终都得以幸免于难。

二、

这则故事通过华歆与王朗对待“求渡者”的不同态度,展现了两人在道德与责任感上的差异。华歆虽一开始犹豫,但最终坚持原则,体现了他重诺守信、仁爱为怀的品德;而王朗虽然一开始愿意接纳,但缺乏对责任的深思熟虑,表现出一定的轻率。

故事寓意深刻,强调了在危难时刻更应坚守道义,不能因一时方便而背弃承诺。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他人求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决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人物对比表格

人物 态度 行为 品质 结果
华歆 谨慎 坚持接纳 重诺守信、仁爱 成功避难
王朗 轻率 初允后弃 情绪化、缺乏远见 无明确结果(未被记载)

四、结语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道德启示。它不仅是古代士人精神风貌的体现,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关于责任、诚信与人性选择的重要思考。在当今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与道德抉择,这种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