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看明月应垂泪】“共看明月应垂泪”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原句为:“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望月时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句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亲情、乡愁的深刻体会。
“共看明月应垂泪”这一句诗,承载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牵挂与无奈。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共看明月”的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使读者能感受到那种跨越距离的共鸣。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体现了古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 白居易《望月有感》 |
原文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作者 | 白居易(772年-846年) |
时代背景 | 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思乡情绪普遍 |
主题 | 思念、乡愁、亲情 |
意象 | 明月、泪、乡心 |
情感表达 | 真挚、深沉、含蓄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以物寄情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人对家庭、团圆的重视,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共鸣 |
通过“共看明月应垂泪”这句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份对亲情的执着与珍视。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那些藏在心底的温暖记忆和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以上就是【共看明月应垂泪】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