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意思解释】“焚膏继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勤奋学习或工作,夜以继日,不辞辛劳。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读书和写作的执着精神,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焚膏继晷 |
拼音 | fén gāo jì guǐ |
出处 | 《新唐书·李商隐传》:“焚膏继晷,手不释卷。” |
含义 | 形容日夜不停地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强调努力和坚持的精神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
反义词 | 疲惫不堪、懒惰懈怠、荒废时光 |
二、详细解释
“焚膏”指的是点燃灯油,即点灯;“继晷”则是指延续日光,比喻夜晚继续工作。古人没有电灯,夜晚读书需要依靠灯光,因此“焚膏继晷”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白天和夜晚都坚持学习、工作的状态。
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在学习、科研、写作等方面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人。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毅力,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学习场合:
“他为了准备考试,常常焚膏继晷,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工作场合:
“这位工程师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几天焚膏继晷,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3. 文学作品中:
“古时许多文人墨客,皆是焚膏继晷,才得以留下千古名篇。”
四、文化意义
“焚膏继晷”不仅是对勤奋精神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崇尚刻苦学习的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然学习方式和工具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通过了解“焚膏继晷”的含义与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尊重,同时也激励我们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专注与坚持。
以上就是【焚膏继晷意思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