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5-09-06 19:45:05

问题描述: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6 19:45:05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促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关于“促织”(即蟋蟀)的奇幻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百姓的苦难与官吏的贪婪。文章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一、

《促织》讲述了一个叫成名的书生,因家中贫困,被官府征召去捉促织,以缴纳赋税。他四处奔波,屡次失败,最终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意外获得一只神奇的促织,凭借它的出色表现,不仅救了自己一家,还因此受到朝廷赏识,改变了命运。然而,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百姓的压榨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文借促织之名,讽刺了封建制度下的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注释
成名,其人懦弱,不能治产业,又无兄弟,家贫如洗。 成名这个人性格软弱,不会经营产业,也没有兄弟,家里穷得一无所有。 “治产业”指管理家业;“家贫如洗”形容极度贫穷。
里正催科,日日来,成不敢辞。 乡里的里正催交赋税,天天来,成名不敢推辞。 “里正”是地方小官,负责催缴赋税;“催科”即催缴税款。
会有一虫,状类促织,鸣声清亮。 恰好有一只虫,样子像促织,叫声清脆响亮。 “促织”即蟋蟀,古人常用于斗虫娱乐。
成喜,置之笼中,养之数日。 成名很高兴,把它放在笼子里,养了几天。 表现出成名对这只虫的重视。
一夕,虫跃出,不知所往。 一天夜里,虫跳出来,不知去向。 为后文埋下伏笔。
成怒,杖之,几死。 成名生气,打了它,差点打死。 表现了成名的无奈与愤怒。
后遇一老人,赠以促织,异于常虫。 后来遇到一位老人,送给他一只与众不同的促织。 老人的出现带有神秘色彩,暗示故事非寻常。
成以其善斗,献于县令。 成名因为它善于搏斗,献给县令。 表明促织的价值被认可。
县令大悦,赐金帛,遂得免役。 县令非常高兴,赏赐金银布匹,于是成名得以免除劳役。 体现封建社会中权贵对平民的影响。
成名自此富足,子孙皆显贵。 成名从此富裕起来,子孙也都显赫富贵。 故事的结局带有童话色彩,象征命运的转折。

三、结语

《促织》虽短,却蕴含深意。蒲松龄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起伏,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与不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语言简练,情节跌宕,人物形象鲜明,是《聊斋志异》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

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社会的现实与人心的复杂。

以上就是【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