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文史考点】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依然是考生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文史类知识点占据了重要位置,涉及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文化常识等多个方面。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本文对2020年国考行测中出现的文史类常识考点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一、文史类常识考点总结
以下为2020年国考行测中常见的文史类知识点归纳,涵盖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便于考生复习记忆:
考点类别 | 具体内容 | 考查形式 |
古代政治制度 | 秦朝郡县制、汉朝察举制、隋唐科举制、明清内阁制等 | 选择题、判断题 |
历史事件与人物 | 三皇五帝、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贞观之治、安史之乱、康乾盛世等 |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
文学常识 |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 选择题、填空题 |
文化典籍 | 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本草纲目》等 | 选择题、简答题 |
艺术与科技 | 书法、绘画、瓷器、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如长城、故宫) | 选择题、综合题 |
历史地理 | 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都江堰、黄河与长江等 | 选择题、图表题 |
二、重点考点解析
1. 古代政治制度
- 郡县制:秦始皇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变革。
- 科举制:隋唐确立,明清发展成熟,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影响深远。
- 内阁制:明代设立,是皇帝与大臣之间权力分配的体现。
2. 历史事件与人物
- 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被视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
- 安史之乱:唐代中期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 康乾盛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军事均达到高峰。
3. 文学常识
-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风格多样,题材广泛。
-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名家辈出,词风各异。
-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必考内容。
4. 文化典籍
- 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是古代士人必读之书。
-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编,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5. 艺术与科技
-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有重大影响。
- 古代建筑:长城、故宫、大运河等不仅是工程奇迹,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三、备考建议
1. 系统梳理知识框架:将文史类知识按时间、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 结合真题练习:通过历年真题了解命题规律,掌握常见题型与解题思路。
3. 注重积累与拓展:多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理解能力。
4. 关注时政热点:虽然文史类以基础知识为主,但有时也会结合时事进行考查,需适当关注。
四、结语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文史类常识题目,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考察了其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上述考点的系统学习与复习,考生可以在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提高答题准确率。希望本文能为备考者提供实用参考,助力顺利上岸。
以上就是【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文史考点】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