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饮水管理制度】为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有序供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校饮水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规范学校饮水管理流程,提升饮用水质量,预防因饮水不当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一、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饮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包括总务处负责人、校医、各年级组长等。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饮水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饮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水源与水质管理
1. 学校使用的饮用水应来自市政供水系统或符合国家标准的集中式供水单位,严禁使用未经检测的自备水源。
2. 每学期初对供水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消毒,确保管道无泄漏、无污染。
3. 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总数、余氯含量、pH值、浊度等,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供水设施管理
1. 学校内设置的饮水机、开水器等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安装和维护,不得随意拆卸或改装。
2. 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特别是滤芯、水箱等易滋生细菌的部件,要按照厂家说明及时更换。
3. 设备运行期间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
四、师生饮水行为规范
1. 师生应自觉遵守饮水秩序,不浪费水资源,不私拉乱接水管。
2. 禁止在非指定区域饮用未经净化的水,防止因水质问题引发疾病。
3. 鼓励学生自带水杯,减少一次性塑料瓶的使用,倡导环保理念。
五、应急处理机制
1. 若发现水质异常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管理部门。
2. 发生疑似饮用水污染事件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排查、送检等措施,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 对受影响的师生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安排就医检查。
六、宣传教育
学校应定期开展饮水安全知识宣传,通过班会、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师生对饮水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七、责任追究
对于因管理不善、操作不当或未履行职责而导致饮水安全事故的,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总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携手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园饮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