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知识点及类型题(8页)】第1页: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类型之一,指的是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例如:
3, 5, 7, 9, 11,... 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 d = 2。
一般形式为:
$$ a_1, a_1 + d, a_1 + 2d, \ldots, a_1 + (n-1)d $$
其中,$ a_1 $ 是首项,$ n $ 是项数。
第2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第 $ n $ 项可以表示为:
$$
a_n = a_1 + (n - 1)d
$$
其中:
- $ a_n $ 是第 $ n $ 项
- $ a_1 $ 是首项
- $ d $ 是公差
- $ n $ 是项数
例题: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 4,公差为 3,求第 6 项。
解:
$$
a_6 = 4 + (6 - 1) \times 3 = 4 + 15 = 19
$$
第3页: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 $ n $ 项和公式为:
$$
S_n = \frac{n}{2}(a_1 + a_n)
$$
或
$$
S_n = \frac{n}{2}[2a_1 + (n - 1)d]
$$
这两个公式都可以用来计算等差数列的前 $ n $ 项和。
例题:求等差数列 2, 5, 8, 11, 14 的前 5 项和。
解:
$$
S_5 = \frac{5}{2}(2 + 14) = \frac{5}{2} \times 16 = 40
$$
第4页:等差数列的性质
1. 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之差等于它们的项数差乘以公差:
即 $ a_m - a_n = (m - n)d $
2. 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中间的数是两边数的平均数:
即 $ b = \frac{a + c}{2} $,其中 $ a, b, c $ 成等差数列。
3. 等差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也构成等差数列。
第5页:常见题型一:求通项公式
题型特点:给出首项和公差,要求写出通项公式。
例题: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7,公差为 -2,写出通项公式。
解:
$$
a_n = 7 + (n - 1)(-2) = 7 - 2(n - 1) = 9 - 2n
$$
第6页:常见题型二:求前n项和
题型特点:给出首项、公差和项数,要求计算前n项和。
例题:求等差数列 3, 6, 9, ..., 30 的前多少项和为 165?
解:
设项数为 $ n $,则
$$
S_n = \frac{n}{2}(3 + 30) = \frac{n}{2} \times 33 = 165
\Rightarrow n = \frac{165 \times 2}{33} = 10
$$
第7页:常见题型三: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
题型特点:给出数列,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
例题:判断数列 5, 9, 13, 17 是否为等差数列。
解:
计算相邻两项的差:
9 - 5 = 4
13 - 9 = 4
17 - 13 = 4
所以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4。
第8页:综合应用题
题型特点:结合多个知识点,考查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题:一个等差数列的第 3 项是 10,第 7 项是 22,求它的首项和公差,并求前 10 项和。
解:
设首项为 $ a_1 $,公差为 $ d $
根据通项公式:
$$
a_3 = a_1 + 2d = 10 \\
a_7 = a_1 + 6d = 22
$$
联立方程:
$$
\begin{cases}
a_1 + 2d = 10 \\
a_1 + 6d = 22
\end{cases}
$$
相减得:
$$
4d = 12 \Rightarrow d = 3
\Rightarrow a_1 = 10 - 2 \times 3 = 4
$$
前 10 项和:
$$
S_{10} = \frac{10}{2}(2 \times 4 + 9 \times 3) = 5(8 + 27) = 5 \times 35 = 175
$$
结语:
等差数列是数列中的基础内容,掌握其基本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以及相关性质,有助于解决各类实际问题。通过练习不同类型题目,能够进一步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