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李陵传原文及翻译】《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西汉从高祖刘邦至王莽新朝的历史。其中,《李陵传》是《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西汉名将李陵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匈奴之战中的遭遇。
一、原文节选:
> 李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善骑射,有将才。武帝时,以轻骑八百击匈奴,深入数千余里,斩首虏数千人,威震西域。后复为骑都尉,将五千人,击匈奴于浚稽山,与单于战,兵败被围。单于围之数重,士卒死者过半,陵曰:“吾无面目见陛下矣!”遂降匈奴。其后,李广之孙也,亦以材力称。
二、白话翻译:
李陵,字少卿,年轻时就在朝廷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汉武帝时期,他率领八百轻骑兵袭击匈奴,深入敌境数千余里,斩杀敌人数千人,威名震动西域。后来他又被任命为骑都尉,统领五千士兵,在浚稽山与匈奴交战,结果兵败被包围。匈奴多次包围他,士兵死亡过半,李陵说:“我实在没有脸面去见皇上啊!”于是投降了匈奴。他的后代中也有李广的孙子,同样以勇猛和力量著称。
三、历史背景与评价:
李陵之降,历来争议颇多。一方面,他面对强敌,兵力悬殊,最终被迫投降;另一方面,他的行为也被视为背叛国家,令汉朝上下惋惜。司马迁曾为李陵辩护,认为他“虽败犹荣”,而班固在《汉书》中则较为客观地记录了此事,未作过多褒贬。
李陵的故事反映了汉代边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忠诚与无奈,也展现了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起伏不定。
四、结语:
《汉书·李陵传》不仅是对一位将领生平的记载,更是对当时社会、军事与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映。通过阅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代的军事制度、民族关系以及士人的精神风貌。李陵虽降,但其事迹仍为后世所铭记,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