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传翻译《贾岛传》阅读答案及翻译】《贾岛传》是古代文人对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生平事迹的记载,内容详实、语言简练,展现了贾岛在文学上的造诣与为人处世的态度。本文将对《贾岛传》进行翻译,并结合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提供相应的答案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原文节选(部分)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也。少出家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学为诗。性孤僻,不乐仕进,常独行野径,吟咏自得。尝于驴上得句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欲以“推”字易之,未决,遂于驴上作推敲之势,人皆笑之。后韩愈见而叹曰:“此诗非君莫能道也。”
二、翻译
贾岛,字浪仙,是范阳人。年少时曾出家为僧,法名叫无本。后来还俗,开始学习写诗。他性格孤僻,不喜欢做官,常常独自在野外小路上行走,吟诗自得其乐。有一次,他在驴背上想到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把“敲”字换成“推”字,但拿不定主意,于是坐在驴背上做出“推”和“敲”的动作,人们都笑话他。后来韩愈看到后感叹说:“这样的诗句,不是你这样的人写不出来。”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
1. 贾岛为什么被称为“推敲”?
答:因为贾岛在创作诗句时,反复斟酌用词,尤其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他曾考虑用“推”还是“敲”,并为此在驴背上反复比划,表现出他对诗歌的严谨态度,因此被后人称为“推敲”。
2. 韩愈对贾岛的评价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韩愈认为“此诗非君莫能道也”,意思是这首诗只有贾岛才能写出。这说明贾岛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诗歌的专注与才华。
3. 贾岛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贾岛性格孤僻,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喜欢独处,专注于诗歌创作,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四、总结
《贾岛传》不仅记录了一位唐代诗人的生平,更体现了古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通过这篇传记,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在诗歌创作中的认真态度和独特风格。同时,“推敲”这一典故也成为后世文人追求完美表达的象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贾岛传》全文或相关拓展阅读,可查阅《全唐文》或《新唐书·文苑传》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