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在山的那边课文】一、课文简介
《在山的那边》是著名诗人王家新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收录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这首诗以“我”与“山”的对话为线索,通过描绘一个孩子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和希望的追求。
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是初中生学习诗歌、理解人生哲理的重要篇目之一。
二、内容解析
诗歌开头写道:“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表现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也暗示了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认知的探索。
接着,“妈妈给我说过:‘海’”,这一句将“山”与“海”进行对比,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海”代表广阔的世界、梦想的彼岸,而“山”则象征着困难、阻碍。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期待与不安。
“我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这里“爬上了那个山顶”象征着努力后的成功与突破。然而,“可是,那座山的那边,仍然是山”,这句诗揭示了一个现实:即使达到了一个目标,仍然会有新的挑战出现。
最后一段,“那一次我在山的那边,/看见了那片海”,这里的“海”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存在。这说明了“我”通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三、主题思想
《在山的那边》通过“我”与“山”的关系,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主题:人生的道路充满曲折与挑战,但只要不放弃希望,勇敢前行,终将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这首诗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同时也提醒人们,真正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诗中“山”与“海”作为核心意象,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使整首诗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2. 语言简练:全诗用词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打动人心。
3. 情感真挚: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情感细腻真实,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五、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
- 朗读与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与情感。
- 讨论与分享:围绕“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 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诗中所传达的积极人生观。
六、结语
《在山的那边》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则关于成长与梦想的寓言。它告诉我们:无论前方有多少高山阻隔,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到达心中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