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面具制作教案】一、活动名称:
《万圣节面具制作》
二、适用对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8-10岁)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制作万圣节面具,了解万圣节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升艺术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
- 纸盘或纸板(作为面具基础)
- 彩色颜料、画笔
- 剪刀、胶水、双面胶
- 彩带、亮片、毛线、羽毛等装饰材料
- 镊子、打孔器(用于固定系带)
2. 环境布置:
- 教室可适当布置万圣节元素,如南瓜灯、蜘蛛网、鬼怪挂饰等,营造节日氛围。
- 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增加趣味性。
五、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介绍万圣节的由来与传统,如“不给糖就捣蛋”、“南瓜灯”等,激发学生兴趣。
2. 示范讲解(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万圣节面具成品,并分步骤讲解制作方法:
- 选择合适的纸盘或纸板作为面具底板;
- 在面部位置剪出眼睛和嘴巴的开口;
- 用颜料绘制面具图案,如幽灵、巫师、蝙蝠等;
- 添加装饰物,如亮片、毛线、羽毛等,使面具更具特色;
- 最后在两侧打孔,穿入系带,方便佩戴。
3. 学生操作(3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设计面具风格。
- 提醒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
-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4. 展示分享(10分钟)
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轮流上台展示并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表扬创意和努力;
- 可设置“最具创意奖”、“最恐怖面具奖”等小奖项,增加互动性。
5.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 你最喜欢哪个面具?为什么?
- 你还想尝试哪些节日主题的手工制作?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万圣节文化,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今后可以结合更多节日主题,拓展课程内容。
七、延伸活动建议:
- 组织“万圣节化妆舞会”,让学生佩戴自制面具进行角色扮演;
- 开展“万圣节故事分享会”,讲述自己喜爱的万圣节故事;
- 制作万圣节贺卡或小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八、注意事项:
- 确保所有材料安全无毒,适合儿童使用;
- 注意课堂纪律,避免材料散落或争抢;
- 鼓励学生尊重他人作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本次“万圣节面具制作”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手工的乐趣,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