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翻译赏析】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一首借中秋夜景抒发情怀、寄托壮志的作品。全词以中秋明月为引,既写景又抒情,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抱负的执着追求。
一、原文: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辛弃疾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 玉露金风,桂香飘散,人在画桥东。
> 青山依旧,汉家陵阙,何处觅英雄?
>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醉里挑灯看剑。
>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二、翻译:
一轮圆月洒下金色的光辉,如同飞天的明镜重新被打磨。
秋风送爽,桂花飘香,我独自站在画桥边。
青山依旧,昔日的帝王陵墓却已荒芜,何处还能寻到当年的英雄?
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影子与我作伴,醉中拔出灯下的长剑,细细端详。
往日的天气、往日的衣着,一切都还如旧,唯有心中的情感,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
三、赏析: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中秋夜的景色与闲适之情,实则蕴含了作者深深的忧思与感慨。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收复中原,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常常借诗词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开篇描绘中秋之夜的明月,以“飞镜”喻月,形象生动,充满浪漫色彩。“玉露金风,桂香飘散”,进一步渲染出中秋的清雅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意境。
然而,“青山依旧,汉家陵阙,何处觅英雄?”一句,则将笔锋一转,由景入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叹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这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醉里挑灯看剑。”这几句是全词的高潮部分,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豪情。他虽身处中秋佳节,却无法忘怀国事,只能借酒消愁,借剑抒怀,表现出一位爱国志士的赤子之心。
最后两句“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则是对整首词情感的总结。虽然外在的一切似乎没有改变,但内心的情感却已不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无奈。
四、结语: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词作,更是一首寄托了作者深沉情感与远大抱负的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又以激昂的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词人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