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阅读题答案及译文】《送天台陈庭学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写的一篇赠序,旨在勉励友人陈庭学在求学之路上不断进取、追求学问的真谛。文章语言典雅,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与深厚情谊。
一、原文节选:
> 吾闻古人有言曰:“士之于学也,犹农夫之于田也。”盖学非徒博记强诵而已,必有志于道,而能行之者也。今观陈君庭学,少而好学,长而不倦,其志甚坚,其行甚笃,吾故乐为之序。
二、翻译:
我听说古人有句话说:“士人对于学问,就像农夫对于田地一样。”学问不仅仅是为了多记多背,更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并且能够付诸实践。现在看陈君庭学,年少时就爱好学习,长大后也不曾懈怠,他的志向非常坚定,行为也非常踏实,所以我乐意为他写这篇序文。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文中“士之于学也,犹农夫之于田也”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士人对待学问,就如同农夫对待田地一样,必须用心耕耘、坚持不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积累上。
2. 宋濂为什么为陈庭学作序?
答:因为陈庭学从小就好学不倦,志向坚定,行为踏实,宋濂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因此愿意为他写这篇序文,以鼓励他继续努力。
3.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陈庭学勤奋好学精神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和鼓励。
4. “学非徒博记强诵而已”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答: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背诵,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并践行所学的内容,做到知行合一。
四、写作特色分析:
本文虽为赠序,但立意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作者通过类比“士与学”如“农夫与田”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学问的重要性与学习的态度。同时,通过对陈庭学个人品质的肯定,表达了对朋友的欣赏与激励之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五、总结:
《送天台陈庭学序》不仅是一篇典型的古代赠序文,更是一篇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劝学之作。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学问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意志的坚持与行动的落实。宋濂以自己的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