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意思-赏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这首诗中最为人称道、意境最为瑰丽的两句。它不仅展现了李贺诗歌中独特的奇崛想象与瑰丽意象,也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诗意表达。
一、诗句原意解析
“昆山玉碎”指的是昆仑山上的美玉破碎,发出清脆的声音;“凤凰叫”则是传说中凤凰鸣叫,声音清越悠扬。这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空灵而高雅的乐音,仿佛天籁之音从天而降。
“芙蓉泣露”描绘的是荷花在晨露中低垂,仿佛含泪;“香兰笑”则表现兰花在风中摇曳,似在微笑。这一句以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营造出一种凄美与欢愉交织的氛围。
整句诗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表现出李凭所弹奏的箜篌之声,既有如玉碎般的清脆,又有如凤鸣般的悠远;既有如芙蓉泣露般的哀婉,又如香兰笑一般的明快。这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的魔力。
二、《李凭箜篌引》整体赏析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为赞美当时著名乐师李凭所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比喻,描绘了李凭弹奏箜篌时的美妙音乐,以及音乐带来的神奇效果。
李贺不拘泥于现实,而是借助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象,构建出一个奇幻的艺术世界。他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来形容音乐的震撼力,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来表现音乐的感染力。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语言瑰丽奇崛,构思大胆,极具艺术感染力。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
1. 奇崛瑰丽的语言风格
李贺的诗风以奇崛著称,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他的语言不拘一格,常有超现实的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2. 丰富的想象力与神话元素
诗中多次引用神话典故,如“女娲补天”、“凤凰”、“神妪”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与传奇色彩,使音乐具有了超越现实的力量。
3. 音乐与自然的交融
李贺将音乐与自然现象相结合,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音乐的节奏与情绪,达到了“声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不仅是《李凭箜篌引》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李贺诗歌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它以其瑰丽的意象、奇崛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音乐美的极致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乐师的作品,更是一幅充满幻想与诗意的音乐画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