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过蒙屯下》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辅导)】《鲁肃过蒙屯下》是一篇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吴名将吕蒙在鲁肃来访时展现出的才华与变化。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是初中或高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下是对该文的详细解析、翻译以及阅读辅导建议。
原文:
> 鲁肃过蒙屯下,与蒙语,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
鲁肃来到吕蒙的军营,和吕蒙交谈后说:“你现在的能力和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吴下那个没有见识的吕蒙了!”吕蒙回答说:“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他,大哥你怎么到现在才明白这一点呢?”
阅读理解要点:
1. 人物形象分析:
- 鲁肃:作为东吴的重要谋士,他对吕蒙的变化感到惊讶,体现出他对人才的重视。
- 吕蒙:从一个“吴下阿蒙”成长为有智谋、有胆识的将领,体现了他的勤奋与成长。
2. 成语理解: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人进步很快,不能用旧眼光看待别人。
- “吴下阿蒙”:原指吕蒙年轻时没有学识,后来经过努力变得很有才能。
3.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个人成长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关系。
阅读辅导建议:
- 文言词汇积累:如“过”、“语”、“卿”、“才略”、“非复”等,有助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 句式结构分析:注意文言文中省略主语、倒装句等现象,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 联系现实意义:鼓励学生思考“士别三日”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被旧观念限制。
- 拓展阅读:可结合《三国志》或其他相关史料,进一步了解吕蒙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总结:
《鲁肃过蒙屯下》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现了吕蒙的成长历程,也传递了“学无止境”的深刻道理。通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获得启发,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如需配套练习题或写作参考,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