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怎么了教案】一、活动名称:东东怎么了
二、适用年龄: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关注同伴的情绪变化,培养同理心。
2. 语言目标:通过故事讲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社会性发展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学会关心他人。
四、活动准备:
- 故事绘本《东东怎么了》
- 图片卡(表现不同情绪的表情)
- 小动物玩偶(如小熊、小兔等)
- 情绪卡片(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等)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东东”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今天东东看起来不太开心,你们想知道他为什么哭了吗?”
引导幼儿猜测东东不开心的原因,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东东怎么了》的故事:
> 东东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每天都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小明没有来幼儿园,东东很担心,一直坐在角落里发呆。老师走过来问他:“东东,你怎么了?”东东低着头说:“我想小明了。”老师安慰他说:“我们可以给他打电话,或者明天再见面。”
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感受到当朋友不在身边时,心里可能会感到难过,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绪讨论(7分钟)
教师展示情绪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不同的表情,如“开心”、“难过”、“生气”等。
提问:
- “如果你是东东,你会怎么做?”
-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
- “我们怎样才能让东东开心起来?”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东东、老师、小明等),进行情景表演。
例如:
- 东东坐在角落里,老师走过去问:“东东,你怎么了?”
- 东东回答:“我想小明了。”
- 老师安慰他:“我们可以打电话给他。”
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幼儿对情绪的理解与应对能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当我们不开心时,要勇敢说出来,也要学会关心别人”。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说一句“我今天有点想你了”,并记录下来。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同伴情绪的关注。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初步理解了关心他人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情绪教育的内容,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七、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类似的情绪绘本,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同时,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沟通和引导。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模板化语言,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设计,适合幼儿园日常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