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1-20231122101150】学生基本信息:
姓名:李小明(化名)
性别:男
年龄:10岁
年级:四年级
班级:四年级二班
家庭情况:父母均为务工人员,平时由祖父母照顾,家庭关系较为和谐,但亲子沟通较少。
辅导时间: 2023年11月22日
辅导地点: 学校心理辅导室
辅导教师: 张老师
辅导次数: 第一次
一、来访背景
李小明同学在近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课堂上容易走神,作业完成质量下降,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也逐渐减少。班主任反映他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沉默,缺乏自信,偶尔会出现焦虑的表现,如反复检查自己的书包、担心自己做错事等。
二、主要问题表现
1.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容易分心,常常被周围环境吸引,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内容。
2. 情绪不稳定:容易因小事而生气或哭泣,情绪变化较快,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3. 社交退缩: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交流较少,表现出一定的孤独感。
4. 自我评价低:对自己要求较高,但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产生挫败感。
三、初步分析
通过观察和与李小明的初步交谈,发现他可能存在以下心理因素:
- 家庭因素: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导致情绪敏感。
- 学业压力:随着年级升高,学习任务加重,孩子对成绩的担忧增加,产生焦虑情绪。
- 自我认知发展:处于成长关键期,自我意识增强,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四、辅导目标
1. 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帮助李小明表达内心感受。
2. 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学习兴趣。
4. 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五、辅导过程
本次辅导以倾听为主,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导李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讲故事等方式,帮助他释放情绪,逐步建立起对心理辅导的信任。
在谈话中,李小明提到:“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怕做错事。”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和自我否定。我鼓励他尝试用积极的语言描述自己,比如“我虽然有时候会犯错,但我愿意努力改正”。
同时,我也向他介绍了学校的心理资源,让他知道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帮助,并鼓励他多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建立联系。
六、后续计划
1. 安排定期心理辅导,持续关注李小明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
2. 与班主任保持沟通,了解他在课堂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鼓励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其心理状态。
4. 设计一些适合他的心理游戏和活动,帮助他逐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备注:
本次辅导是李小明首次接受心理辅导,整体反应良好。接下来将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辅导策略,确保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辅导教师签名: 张老师
日期: 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