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蹲踞式起跑教案】一、教学蹲踞式起跑
二、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三、教学时数:1课时(40分钟)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动作要领,了解起跑时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发力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包括身体重心、腿部动作和手臂配合。
- 难点:在起跑瞬间快速蹬地并保持身体平衡,动作连贯自然。
六、教学准备:
- 田径场或操场
- 起跑线标志带
- 起跑器(可选)
- 教学挂图或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1. 准备活动(5分钟)
- 慢跑两圈,热身全身关节。
- 做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压腿运动等。
- 针对性活动:高抬腿、后踢腿、开合跳等,激活下肢肌肉。
2. 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短跑比赛是怎么开始的吗?起跑时我们为什么要蹲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蹲踞式起跑”。
3. 新授内容(15分钟)
- 讲解与示范:
- 教师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 双脚前后站立,前脚掌着地,后脚全脚掌着地;
- 身体略微前倾,臀部高于背部;
- 手臂自然弯曲,支撑地面;
- 听到口令后,迅速蹬地,向前冲出。
-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爆发力。
- 分组练习:
- 学生分成四组,轮流进行蹲踞式起跑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单人练习: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蹲踞式起跑动作,教师观察并给予反馈。
- 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起跑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 游戏活动:设计“听信号起跑”游戏,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准确性。
5. 放松整理(5分钟)
- 慢走一圈,调整呼吸。
- 做拉伸运动:上肢拉伸、下肢拉伸、腰部放松等。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6. 小结与作业(3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回家后模仿蹲踞式起跑动作,体会动作要点。
八、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动作。
- 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个别指导。
- 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价方式:
- 观察学生动作是否标准;
- 通过练习和比赛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 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
十、备注:
-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 注意安全,防止摔倒或受伤;
- 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增强自信心。
以上为“公开课蹲踞式起跑教案”的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