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学实录,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2 06:54:3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与描写方法。

2. 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细致观察的能力。

3. 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写手法。

- 难点:理解“双龙洞”名称的由来及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记金华的双龙洞》。你们知道“双龙洞”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学生自由发言,有的说“双龙洞”是溶洞,有的说是浙江的一个景点。教师适时补充: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叶圣陶先生,他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双龙洞的奇特景象。

2. 初读感知(10分钟)

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 文中提到了哪些景点?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

- 游览顺序:从金华城出发→乘汽车→到罗店→过溪→进洞→游内洞→出洞。

- 景点包括: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水道等。

3. 精读品析(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重点赏析描写“孔隙”和“内洞”的部分。

(1)孔隙描写

学生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队伍慢慢走进洞里。洞口很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爬进去。”

教师提问:这段话中,“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爬进去”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洞口非常狭窄,给人以紧张感,也体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

(2)内洞描写

教师出示重点句子:“那里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认为:说明这些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非常美丽,不需要比喻也能让人感到震撼,表现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4. 写法探究(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 按顺序描写:作者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展开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细节描写:如对孔隙的狭窄、内洞的神秘感等都有细致刻画。

- 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5.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提问:如果你有机会去双龙洞旅游,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这个地方?试着用一段话描述。

学生尝试写作,并进行展示交流。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双龙洞的奇妙景色,还学习了如何按顺序描写景物,以及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业布置:

- 仿照课文,写一篇描写自己去过的一个景点的小作文。

- 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双龙洞的更多背景知识,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同时,在写作训练中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今后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双龙洞的美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