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文档全文免费)】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规范地下水质量评价与管理,国家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该标准对地下水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界定,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标准背景与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因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活污水渗漏等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威胁着居民饮水安全。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环境变化和实际需求,对《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7年正式实施。
新标准不仅延续了原有技术框架,还进一步细化了水质指标分类,提高了对污染物的识别能力,增强了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标准还强调了对不同用途地下水的分级管理,如饮用水源、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确保各类水源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
标准主要内容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共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水质指标分类、评价方法、监测要求、管理措施等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包括:
- 水质指标分类: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Ⅰ至Ⅴ类,每类对应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水质要求。
- 污染物限值设定:明确了对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值,确保地下水符合相应类别标准。
- 评价方法:提出基于污染物浓度、污染源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评价方法。
- 监测与管理要求:规定了地下水质量监测的频率、采样点布设、数据处理等具体要求,为后续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如何获取全文?
对于从事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科研工作的人员以及关注地下水安全的公众而言,《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技术文件。目前,网络上已有部分平台提供该标准的全文下载服务,用户可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部分内容可以免费获取,但在使用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用于非法目的或商业牟利。同时,建议在引用标准时注明来源,以维护知识产权和学术规范。
结语
地下水是维系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与公共健康。《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有助于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