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卷宗案例范本】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调解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纠纷解决方式,广泛应用于民事、家庭、邻里等各类矛盾纠纷的处理过程中。调解卷宗作为记录调解全过程的重要载体,不仅体现了调解工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性,也为后续纠纷的复查、归档和经验总结提供了依据。因此,一份完整、详实的调解卷宗案例,对于提升调解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邻里纠纷调解案例为例,展示调解卷宗的基本结构与内容,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和借鉴。
一、案件基本信息
案件编号:JD2024-001
调解时间:2024年4月5日
调解地点:XX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解员:张某某(社区调解员)、李某某(法律顾问)
当事人:
- 王某(男,58岁,居民)
- 刘某(女,55岁,居民)
二、纠纷基本情况
王某与刘某为同小区邻居,因楼上漏水问题引发长期矛盾。王某称刘某家中厨房水管破裂,导致其楼下客厅地板受损,要求赔偿维修费用;刘某则认为漏水是由于楼上其他住户所致,不愿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多次沟通未果,最终向社区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三、调解过程记录
1. 调解前准备
调解员提前了解双方诉求,并实地查看现场,确认漏水情况及损失程度。同时,调取了物业提供的维修记录及部分照片作为证据材料。
2. 调解会议记录
调解会上,双方分别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 王某表示,自己已多次向物业反映漏水问题,但未能得到及时处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希望刘某承担相应责任。
- 刘某则强调,漏水并非其个人行为所致,且物业并未明确责任归属,因此不愿意单独承担责任。
调解员在听取双方意见后,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指出:“根据法律规定,业主对自有房屋负有管理责任,若因自身设施损坏导致他人损失,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建议双方共同联系物业进行进一步调查,明确责任归属。
3. 协商结果
经过调解员耐心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 刘某同意承担部分维修费用,具体金额由物业评估后确定;
- 双方共同向物业提交书面申请,要求对漏水原因进行进一步核查;
- 若责任认定明确,再行协商后续处理方案。
四、调解协议书
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 刘某同意先行支付人民币2000元作为初步补偿;
2. 双方共同配合物业完成漏水原因调查;
3. 若调查结果显示责任确属刘某,其将承担全部维修费用;
4. 若责任不属于刘某,则王某不得再向其提出额外索赔。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五、调解结果与反馈
本次调解历时约两小时,双方情绪平稳,最终达成共识,避免了矛盾升级。事后,王某表示对调解结果满意,刘某也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后续调查。社区调解委员会对该案进行了归档,并将其作为典型案例存入调解卷宗,供今后参考学习。
六、总结与建议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邻里纠纷调解案例,反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点。通过调解,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增强了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建议今后在调解工作中加强前期调查,注重法律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从而提升调解效率与社会效果。
附:调解卷宗目录
1. 案件登记表
2. 调解申请书
3. 调解会议记录
4. 调解协议书
5. 调解结果反馈表
6. 相关证据材料(照片、物业记录等)
以上为“调解卷宗案例范本”的完整内容,适用于基层调解组织、社区工作者及相关法律从业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