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从哪年开始】“扫黑除恶”这一行动自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全,也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扫黑除恶”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策演变过程。
一、扫黑除恶的起源
“扫黑除恶”并不是一个突然提出的政策,而是国家在长期打击黑恶势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项系统性行动。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严厉打击,尤其是针对一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团伙。
然而,真正将“扫黑除恶”作为一项全国性专项治理行动,是在2018年。这一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旨在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扫黑除恶的背景与意义
扫黑除恶行动的启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以暴力手段控制市场、垄断资源、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风气。同时,部分腐败分子与黑恶势力勾结,形成了“官黑勾结”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因此,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仅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震慑,更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行动,国家希望实现“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目标,防止黑恶势力坐大成势。
三、扫黑除恶的主要内容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依法惩处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控制行业、垄断市场、欺压百姓的犯罪组织。
2. 打击恶势力犯罪:针对农村、城市社区中存在的一些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非法放贷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
3. 深挖“保护伞”:坚决查处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严查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的行为。
4. 加强基层治理:通过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群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扫黑除恶的成效与影响
经过三年的集中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00多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1万个,查处了一批重大案件,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
此外,扫黑除恶还推动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许多地区通过这一行动,实现了“村稳、镇安、县治”的良好局面。
五、扫黑除恶的延续与发展
尽管三年专项斗争已经结束,但扫黑除恶工作并未停止。国家明确表示,将扫黑除恶常态化,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近年来,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如建立“网格化管理”、“智慧警务”等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打击黑恶势力的能力和效率。
总之,“扫黑除恶”并非始于某一天,而是国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项重要政策。2018年是其全面展开的起点,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未来,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扫黑除恶仍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