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月赋原文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月赋原文译文,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6 11:55:29

月赋原文译文】《月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描写月亮的骈文名篇,相传为南朝宋文学家谢庄所作。全文以华丽辞藻、优美意境描绘了月夜之美,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

一、原文

月赋

陈王初丧,魏国之君。既而归于京师,乃命司马子建、荀仲文等,共议文章之事。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访农夫于野径,听渔歌于江皋。登高壮观,心旷神怡。于是乎,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揽秀色于四时,怀幽思于八表。

夫月者,天之精魄也。其明也,照千里而不息;其辉也,映万古而常新。故君子有道,必先修其身;圣人无言,亦可感其心。是以贤者见之,则思远;愚者遇之,则梦回。若夫皎洁之质,清朗之姿,非尘世所能比也。

然月虽美,亦有时而晦。或因云遮,或被雾掩。是故人之志也,贵在恒久;月之光也,难保长明。故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嗟乎!人生若寄,天地如逆旅。唯月之明,不改其性;唯月之清,不染其尘。愿托此月,寄我情思;愿随此光,慰我孤心。

二、译文

月赋

陈王刚刚去世,魏国的君主因此回到京城。他召集司马子建、荀仲文等人,共同讨论文章之事。此时正值九月,秋季的第三个月份。积水干涸,寒潭清澈;夕阳余晖凝聚,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他在田野间拜访农夫,在江边聆听渔歌。登上高处眺望,心境开阔,神情愉悦。

于是,他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星辰,低头观察大地的景象,欣赏四季的美景,心中充满深远的思绪。

月亮,是天上的精华所在。它的明亮,能照亮千里之外;它的光辉,历经千年依然璀璨。因此,有德之人必定先修养自身;圣人虽不说话,也能感动人心。所以,贤人看到它,就会思念远方;愚人遇到它,就会梦见过去。

那月亮洁白纯净,清亮美丽,世上任何事物都无法与之相比。

然而,月亮虽然美丽,也有黯淡的时候。有时被云朵遮挡,有时被雾气掩盖。因此,人的志向,贵在坚持;月亮的光芒,难以永远明亮。所以说:月亮有阴晴圆缺,人生也有悲欢离合。

啊!人生短暂,如同寄居;天地广阔,如同旅途。唯有月亮的光明,不曾改变;唯有月亮的清白,未曾沾染尘埃。愿将我的情感寄托在这轮明月之上;愿随这缕清光,抚慰我孤独的心灵。

三、结语

《月赋》不仅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它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古今文人墨客的眼中,月亮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象征、哲理的载体。读《月赋》,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深邃的世界,感受古人对宇宙、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