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感知数位》】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等基本数位的名称及其在数字中的位置。
2.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与游戏,帮助幼儿掌握不同数位上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提升其对数字结构的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 数字卡片(0-9)
- 位数板(个位、十位、百位)
- 魔方或积木若干
- 教学PPT或图片素材
- 操作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如:345),提问:“这个数字中有几个数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幼儿思考数字的组成。接着,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数位”概念,如:“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家’,有的住在个位,有的住在十位,还有的住在百位。”
2. 探索与操作(15分钟)
- 任务一:认识数位
教师展示“位数板”,依次介绍个位、十位、百位,并用实物(如小棒、积木)进行演示。例如,在十位放两根小棒,表示“20”,在个位放3根,表示“3”,组合起来就是“23”。
- 任务二:摆数字
幼儿分组操作,使用数字卡片和位数板,尝试摆出不同的数字。如:请摆出“56”,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及含义。
- 任务三:找朋友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如:78),请幼儿找出对应的个位和十位数字,并说明各自代表的意义。
3. 游戏互动(10分钟)
- 游戏一:“数位跳跳乐”
在地面上画出个位、十位、百位的格子,幼儿根据老师说出的数字,跳到相应的数位上。例如:“请跳到十位上的数字是6!”幼儿需迅速找到并站到十位的位置。
- 游戏二:“数字拼图”
将数字拆分成个位和十位,幼儿合作拼出完整的数字,并说出每个部分的含义。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内容,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位?你能说说它们的作用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最后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数一数家中物品的数量,并尝试用数位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在操作中的参与度与理解程度。
- 通过提问和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数位概念的掌握情况。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数字的结构与意义。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在游戏环节中积极参与。部分幼儿对数位之间的关系仍存在模糊,今后可通过更多直观教具和生活实例加深理解。同时,应注重个别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以促进全体幼儿的发展。
备注: 本教案结合幼儿认知特点,采用操作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对数位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等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