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16:25:25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在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学习是学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的说明文,作者沈括通过详实的描写,展现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意义。本文将围绕《活板》进行比较阅读,从内容、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

首先,《活板》与同类文言说明文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与《核舟记》相比,《活板》更注重技术性描述,而《核舟记》则侧重于对艺术品的细致刻画。《活板》以“活”为核心,突出其灵活性和实用性,而《核舟记》则强调工艺的精湛与艺术的美感。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目的。

其次,在语言表达上,《活板》采用了较为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便于读者理解复杂的工艺流程。文中多用动词和名词,如“刻字”“烧制”“排版”等,使整个过程清晰易懂。同时,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死板”与“活板”的对比,突出了活字印刷的优势。相比之下,《三峡》一文则更多地使用了描绘性的语言,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象。

再者,从思想内涵来看,《活板》不仅介绍了活字印刷的技术,还体现了古人对知识传播的重视。通过阅读此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与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此外,文章也启示我们,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

综上所述,《活板》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说明文,既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又蕴含深刻的思想价值。通过与其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特点,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