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台帐制度范文】为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机制,实现对各类安全隐患的全面识别、记录、整改和跟踪管理。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作业区域、办公场所及相关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职责分工
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建立并维护隐患排查台账,定期汇总分析隐患情况,提出整改建议。
2. 各职能部门及车间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范围内安全隐患的日常排查与初步处理,及时上报重大隐患,并配合整改工作。
3.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隐患立即报告,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
三、隐患排查内容
1. 设备设施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2. 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3. 作业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
4. 消防设施、应急通道是否畅通;
5. 员工操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6. 其他可能引发事故的安全问题。
四、隐患排查方式
1. 日常检查:由各岗位人员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上报。
2. 专项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针对重点区域、关键设备或特定时期(如节假日、季节变化)开展专项排查。
3. 综合检查:结合年度安全评估、季度安全会议等,由公司领导牵头组织全面检查。
五、台账管理要求
1. 建立台账:各单位应设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详细记录每次排查的时间、地点、责任人、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及整改结果。
2. 信息录入:所有隐患信息应及时、准确录入台账,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3. 动态更新:根据隐患整改进度,及时更新台账内容,做到“一患一档”。
4. 归档保存:台账资料应妥善保存,便于查阅和审计,保存期不少于三年。
六、隐患整改与反馈
1. 对于一般隐患,应立即整改;对于重大隐患,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间和验收标准。
2. 整改完成后,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认隐患已消除后方可销项。
3. 对未按期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考核与奖惩
1. 将隐患排查与整改情况纳入各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
2. 对主动发现并及时上报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3. 对隐瞒隐患、不履行排查职责或造成事故的责任人,依据公司规定严肃处理。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制度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附件:
1. 隐患排查台账模板
2. 隐患整改通知单
3. 隐患整改验收表
(注:以上内容为原创,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