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是一篇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儿童散文,通过描绘冬天雪后的情景,讲述了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的“画作”,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
一、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语言生动、画面感强的文章。文章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小动物们比作“小画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它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如“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等,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具体、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他们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绘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小动物们的“画作”之美。
- 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小画家”这一比喻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作模仿等方式,营造出冬日雪景的氛围,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 合作探究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雪花飘落的视频或展示一幅雪景图,引导学生进入“雪地”的情境。提问:“你们见过下雪吗?雪地里有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读后提问:“课文讲的是谁在雪地上画画?它们是怎么画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分段讲解课文,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重点讲解“小画家”这一比喻,让学生明白不同动物的脚印像什么,从而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
4. 拓展延伸,想象创作(10分钟)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自己如果在雪地上画画会画什么,或者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脚印”。也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总结升华,情感教育(2分钟)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善于发现美的孩子。
六、板书设计
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关键词句,如“小画家”、“梅花”、“竹叶”、“月牙”等,并配以简单的简笔画,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
1. 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
2. 想象自己在雪地上画画,写一段话或画一幅画。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欣赏美。同时,也注意到了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今后将继续探索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