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学校食堂的食品采购、加工、储存及供应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管理
1. 学校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后勤负责人、食堂管理人员及卫生监督员组成,负责食堂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2. 食堂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落实各项食品安全措施,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二、人员管理
1. 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并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2. 所有从业人员需接受食品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 工作期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禁止在操作区域吸烟或饮食。
三、原料采购与验收
1. 所有食品原料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严禁购买来源不明、变质或过期的食品。
2. 建立严格的进货查验制度,对每批次食品进行感官检查和索证索票管理,确保可追溯。
3. 食品入库前必须进行验收登记,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厨房。
四、食品加工与储存
1.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 烹饪过程要保证食物充分加热,确保中心温度达到安全标准。
3. 食品储存应分类存放,生食与熟食分开放置,易腐食品应冷藏保存,防止细菌滋生。
五、餐具与环境卫生
1. 餐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病菌传播。
2. 食堂环境应保持整洁,地面、墙面、天花板无积尘、无污渍,垃圾及时清理。
3. 定期开展环境消杀工作,预防蚊虫鼠害,确保食堂整体卫生达标。
六、食品留样与应急处理
1. 每餐次应按规定进行食品留样,保留不少于48小时,以备检测和追溯。
2. 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
七、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1.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经济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卫生、高效的学校食堂管理体系,为师生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饮服务,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