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文件精神,我校于2017年认真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全面排查、重点整治、强化监管,进一步提升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学校组织专门力量对食堂、小卖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了食品原料的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具有合格证明、是否存在过期变质食品;食堂卫生状况是否达标,操作流程是否规范;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是否接受过食品安全培训等。通过排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2处,及时整改率达100%。
三、强化整改,健全机制
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同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修订《学校食堂管理办法》《食品采购验收制度》等相关规定,强化过程监管,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此外,还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师生通报食品安全情况,增强透明度和监督力度。
四、加强宣传,提升意识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五、持续监督,巩固成果
专项整治结束后,学校并未放松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而是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设立意见箱,畅通反馈渠道,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通过本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我校进一步夯实了食品安全管理基础,提升了整体防控能力。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放心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