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班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老师开始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馋嘴猴》。
从前,有一只猴子,它特别喜欢吃各种各样的水果。每天早上,它都会跑到果园里去偷吃果农的水果。它最爱吃的是又大又红的苹果和香甜可口的香蕉。可是,这只猴子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吃了就跑,从不感谢果农的辛勤劳动。
一天,果农发现自己的果树被啃得乱七八糟,非常生气。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摘下一些苹果,在里面藏了点辣椒粉,然后把它们放回树上。第二天,猴子又来偷吃苹果,咬了一口后,舌头立刻变得火辣辣的疼。猴子吓得赶紧逃走,再也不敢随便偷吃东西了。
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做事情要有礼貌,要学会感恩。老师还引导孩子们一起讨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要向别人道歉,有的说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接下来,老师组织了一场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果农和猴子,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既学到了道理,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最后,老师总结道:“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有礼貌、懂得感恩的人。”孩子们齐声回答:“好!”课堂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孩子们心中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
通过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也让他们的品德得到了提升。这正是幼儿园教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