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5-09-10 14:32:58

问题描述:

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14:32:58

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敦”是一个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总结“敦”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义,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

“敦”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诚厚、忠厚:表示人品端正、性情敦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

2. 劝勉、鼓励:有督促、激励之意,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诲。

3. 器物名:指一种古代的食器或礼器,形状类似碗或盘。

4. 地名:在某些文献中,“敦”也可能是地名的一部分,如“敦国”等。

5. 动词义:表示“使……更加坚实”,如“敦本”即“加强根本”。

此外,在一些特殊语境下,“敦”还可能引申为“厚道”、“笃实”等含义。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二、表格展示

字义 释义 例句 出处
诚厚、忠厚 指人品端正、性情敦厚 “君子敦仁。” 《论语·颜渊》
劝勉、鼓励 表示劝导、激励 “敦勉学行。” 《后汉书·王符传》
器物名 古代的食器或礼器 “敦,鼎属。” 《说文解字》
地名 作为地名的一部分 “敦国,古国名。”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动词义 使……更加坚实 “敦本务实。” 《宋史·赵抃传》
厚道、笃实 强调为人踏实、实在 “敦实不浮。” 《资治通鉴》

三、结语

“敦”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多义性,理解其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无论是作为形容词、名词还是动词,它都体现出一种稳重、实在的气质,这与古代儒家文化中推崇的“敦厚”理念密切相关。掌握“敦”的多种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