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天经地义”这个词,但它的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并不为所有人所熟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场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概述
成语名称:天经地义
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
结构:联合式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后演变为“天经地义”。
释义:原指天地间不可更改的道理,后多用来形容事情合乎常理,是不容置疑的正当行为或原则。
二、成语详解
1. 字面解释:
- “天经”:指天道运行的规律,即自然法则。
- “地义”:指大地承载万物的正义,即人间道义。
- 合起来,“天经地义”表示事物符合天地间的根本道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2. 引申意义:
- 多用于形容某种行为、制度、观念等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是社会公认的正确做法。
- 常用于强调某事的正当性与不可动摇性。
3.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褒义,带有肯定、尊重的语气。
4. 常见搭配:
- 天经地义的事情
- 天经地义的责任
- 天经地义的行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说明 |
日常生活 | 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 表达对家庭责任的认可。 |
社会舆论 | 保护环境是天经地义的事。 | 强调环保的正当性。 |
法律制度 | 惩罚犯罪是天经地义的。 | 表达对法律公正性的支持。 |
教育领域 | 学生应尊重老师是天经地义的。 | 强调师生关系的规范性。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天经地义”的区别 |
理所当然 | 应该如此,不需多说 | 更侧重于结果的必然性 |
无可厚非 | 虽有不足,但可以接受 | 更强调宽容态度 |
无懈可击 | 完美无缺,没有漏洞 | 更强调逻辑严密性 |
五、总结
“天经地义”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源自古代对天地之道的理解,现广泛用于表达某些行为或观念的正当性与必然性。它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也在现代生活中被频繁使用,尤其是在强调责任、义务和正义时。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天经地义 |
拼音 | tiān jīng dì yì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字面意思 | 天道运行的规律,大地承载的正义 |
引申含义 | 符合常理、正当合理的行为或原则 |
使用场景 | 日常生活、社会舆论、法律制度等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褒义 |
常见搭配 | 天经地义的事情、责任、行为等 |
相关成语 | 理所当然、无可厚非、无懈可击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天经地义”这一成语的内涵与应用,帮助我们在实际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它。
以上就是【成语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