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实录
在本次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围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观潮》展开教学。本课是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文本。
课堂伊始,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学生们被壮观的潮水景象所吸引,纷纷发出惊叹声。随后,我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景象吗?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它,你会怎么说?”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像巨龙一样奔腾而来”,有的说“像千军万马在冲锋”。这为后续的文本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进行默读,并要求他们边读边标注文中描写潮水变化的关键词句。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围绕“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不同场景展开了热烈交流。我适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在品读重点段落时,我采用朗读与想象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范读,一边在脑海中构建画面。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课堂气氛也愈发活跃。最后,我布置了小练笔任务,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一段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如雨、雪、风等,以此巩固所学写作技巧。
二、教学反思
本次《观潮》的教学整体较为顺利,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积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方面还可以更加深入。虽然学生能够准确找出描写潮水的句子,但对作者情感的体悟还不够深刻。今后可以设计更多的情感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其次,在时间分配上略显紧张。由于课堂内容较多,部分学生的表达机会受到限制,个别学生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课堂节奏的把控,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
此外,写作训练虽然有所涉及,但学生的语言表达仍显稚嫩。部分学生在仿写时缺乏创意,内容较为单一。这提示我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应加强指导,鼓励学生多观察、多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而言,《观潮》这一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在语言感知、情感体验和写作实践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