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唐朝时期,唐玄宗有一次生病卧床不起,梦中见到一个绿面獠牙的鬼魅正在偷他的玉笛和香囊。正当玄宗惊恐之际,又有一个身穿红袍、面目威严的大鬼出现,将那个小鬼捉住并当场吃掉。醒来后,玄宗将此事告诉了大臣们,并详细描述了这个大鬼的模样。随后,一位擅长绘画的大臣根据皇帝的描述画出了这个大鬼的形象,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钟馗画像。
为了感谢这位大鬼救驾之恩,唐玄宗下令将这幅画像挂在宫中作为镇宅之宝。从此以后,“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形象便广泛传播开来。然而,关于钟馗本人的结局,有一种说法是他最终因劳累过度而亡。据传,钟馗生前为了保护人间免受鬼怪侵扰,常年奔波劳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完成使命。因此,在一些地方戏曲或文学作品中,钟馗被塑造成了一位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
当然,除了上述版本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钟馗死亡的说法,比如他可能是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或者因为某种神秘力量而离世。无论如何,钟馗作为一个象征正义与勇气的文化符号,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之中。每年春节期间,人们都会挂起钟馗画像,祈求平安吉祥,这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一传奇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