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山河”,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以及被英法联军焚毁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深深的惋惜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其艺术价值;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的艺术成就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难点则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会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并从中吸取教训。
四、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图片资料(如圆明园遗址的照片)、视频片段等多媒体资源,以便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布置好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有关圆明园的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展示一些反映北京风光的照片或视频,引出话题:“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园。”然后提问:“你们对圆明园有哪些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 初读课文
-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之后检查朗读情况,纠正错误发音,并解释难懂的词汇。
3. 精读感悟
- 分段落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圆明园是如何建成的?
它有哪些特点?
英法联军是如何入侵并摧毁这座园林的?
-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并推荐代表发言。
4. 拓展延伸
- 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关于圆明园的故事或者相关事件,比如乾隆皇帝如何扩建圆明园,以及后来的修复工作等。还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圆明园现状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如今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
5. 总结归纳
- 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强调圆明园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个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鼓励学生珍惜现有的文化遗产,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六、板书设计
- 圆明园的毁灭
- 一、简介圆明园
- 历史沿革
- 艺术特色
- 二、英法联军侵华
- 入侵过程
- 毁灭后果
- 三、启示与反思
-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七、作业布置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圆明园的认识;
2. 查找其他类似的中国文化遗产,并撰写简短介绍;
3. 参观当地博物馆或文化遗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八、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到了圆明园的伟大之处,也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希望大家能够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