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定义及其特点。
2. 学会将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转化为顶点式,并能从顶点式中快速获取函数图像的关键信息。
3. 能够运用顶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含义及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
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已学过的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二次函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二)新知讲解
1. 什么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 顶点式的形式为y=a(x-h)^2+k,其中(h,k)是抛物线的顶点坐标,a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方向和宽窄程度。
2. 如何由一般式转换成顶点式?
- 完全平方公式法:通过对一般式配方完成。
- 平移法:利用平移变换的思想,先确定顶点坐标再写出方程。
3. 顶点式的优势在哪里?
- 可以直接看出抛物线的顶点位置以及开口方向;
- 更容易判断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 对于某些具体问题,如求最大利润、最小成本等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时更为便捷。
(三)例题解析
例1:已知二次函数f(x)=2x^2-4x+5,请将其改写成顶点式,并指出其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
解答步骤略。
例2: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日销量Q(单位:件)与售价p(单位:元/件)之间存在如下关系:Q=-0.1p^2+6p+80。问当售价定为多少时,每日可获得最大销售额?
解答过程:
设每日销售额为S,则S=pQ=p(-0.1p^2+6p+80),即S=-0.1p^3+6p^2+80p。
接下来将此三次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处理即可。
(四)课堂练习
布置几道相关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顶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实践。
四、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完整教案设计,希望能对教师们有所帮助。